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火炸药王”王泽山:年逾花甲突破世界难题,

来源:火炸药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王泽山曾说:“除了研究,别的我都不擅长,我的生活早就和科研绑在一起了,如果离开我反而会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而这是因为王泽山在一次实验中用带孔的软木塞封存未完成

王泽山曾说:“除了研究,别的我都不擅长,我的生活早就和科研绑在一起了,如果离开我反而会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


而这是因为王泽山在一次实验中用带孔的软木塞封存未完成试验品,在此之前,王泽山上一届的一个学长正是因为实验事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1999年,已是花甲老人的王泽山手握两项国家科技大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按理说这时的王泽山完全可以带着自己一身荣誉颐养天年,但也许科学家总是有颗闲不下来的心。



这项低温感技术一经研发就成为了国际上的尖端技术,同时这项技术也成功为王泽山拿下了1996年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1935年,王泽山在吉林省吉林市出生了,那是一个混乱而又寒冷的年代,饥荒、贫困遍地都是,王泽山家中也不例外。虽然王泽山父母都是中医,但他家中依旧十分贫困。

而在这时,一个名字的出现使得中国火炮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那就是被称为“火炸药王”的王泽山院士。

即便是对于曾经攻克多项世界性难题的王泽山来说,这也是一项十分艰难的考验。王泽山在这项技术上耗费了近20年的时间和心力,64岁加入这项项目的他在耄耋之年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发明的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又一次解决了国际军械领域难以突破的巨大难题。


现在王泽山已经85岁高龄了,但他仍坚持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这在其他人看来堪称劳苦的工作在王泽山看来确实十足的享受,他将自己的一生都投身到了火炸药研究的事业中。

在此之后,王泽山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项世界性难题:“低温度感应技术”,他试图通过火药燃烧方式来解决温度对于火炸药的特殊影响。

创新、超越是他一生研究的动力,也是他至今仍奋力工作的原因,在旁人为王泽山曾经的成就赞叹不已,他早已将目光投向了新的技术难题,对他来说,研究之路永无止境。


在现代战争中,远程射与模块发射装药技术作为能够使火炮实现高效破坏、精确击打的关键性技术,是火炮技术现代化发展的敲门砖,在王泽山之前,美国、英国曾与其他3个国家联合研究全等式模块装弹技术,耗费巨资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项技术的研制难度可见一斑。

王泽山出生时家中已经有2个孩子了,他是第3个,他的到来为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经济负担,但即便是在这样艰辛的情况下,王泽山的父亲依然坚持供三个孩子上学。

为此王泽山的父母日夜操劳,王泽山和两个哥哥为了分担父母的压力,很早就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由于出生在那个混乱动荡的年代,王泽山一开始并没有明确的国家归属感,而他的父亲在发现这件事后反复教导王泽山:“你是中国人,你的国家是中国。”就这样,在父亲一句句的耳提面命下,年幼的王泽山第一次有了“家国”的概念。

王泽山认为,火炸药是大部分火力武器的基础,对于导弹、轰炸机、火炮等高杀伤力武器来说,火炸药是它们完成击打时不可或缺的必须条件。所以虽然火炸药并不起眼,但实际上它的重要性远超其他人的想象。

1954年,19岁的王泽山高中毕业,那时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强国强军的梦想,少年热血的王泽山也不例外。

不过话虽如此,火炸药专业的学习过程还是十分枯燥的。要知道,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十分注重基础教育,每天上午6点就开始授课,每周需要上6天课,其中仅仅是数学课就有400多学时,而各种实验课、实习课更是安排得十分紧凑,但即便身处这样紧张的环境中,王泽山依然坚持用空暇时间到图书馆阅读各种理科相关书籍。

这次批评令王泽山铭记于心,使他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自此之后的每次实验前他都会反复思考和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大学毕业后,王泽山进入炮兵工程学院,也就是后来的南京理工大学任教,同时他还担任了火药实验室主任一职。

1978年,自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研究工作的王泽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著作《发射药能量示性数算表》,在里面,王泽山提出了崭新的装药技术和设计计算方法,而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不过是王泽山“科学生涯大爆发”的第一步。


文章来源:《火炸药学报》 网址: http://www.hzyxbzzs.cn/zonghexinwen/2022/0516/521.html



上一篇:中国火炸药技术引领全球,却得益于八旬老人,
下一篇:86岁王泽山院士捐1050万奖金,称自己只擅长做火

火炸药学报投稿 | 火炸药学报编辑部| 火炸药学报版面费 | 火炸药学报论文发表 | 火炸药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火炸药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